首页 | 文学 | 注册 | 投稿 | 最近更新 | 小说 | 诗歌 | 散文 | 杂文 | 日记 | 论文 | 爱情故事 | 武侠 | 推荐 | 文集
 您的位置>>文学天地>>杂文>>感受广东话
 
感受广东话
  文 / 哈尔
来广州已不止一次,可每次给我的印象都不是太好。比如杂乱无序的广州火车站;比如混浊与恶臭的珠江水;比如无所不在处处都在的广东话。不知何时开始,几乎是一夜之间,全中国人都认识了广东话,那种唱歌般的声调上了舞台上了电视。其实我们是闭塞了点,一个从美国回来的亲戚跟我说,广东话影响力可大呢,在美国,有的老外还以为广东话就是中国的国语。
  广州人对广东话的确是情有独钟的,甚至可以说到了非常偏执的地步。比如那天我从广州东站下车,要去流花宾馆必须坐地铁到广州站,我用普通话问路,可回给你的全是广东话。我失望了,按照路标指示找到地铁入口,我又发呆了,广州地铁比北京复杂得多,在北京地铁,买一张2元钱的票,随便你到哪里,可这里不一样,要买不同价格的票面。接下来,我先得找购票须知之类,可是偌大的地铁站却找不到有购票说明,那边有一排排的电脑自动购票机,这边有一个个自动识别的入口处,我观察着,有个外地人,手拿一片圆形塑料片,小心谨慎地模仿别人在入口的扶手处对着一个不显眼的标记压一下,然后只听“嘀”一声横杆打开,此君迅速钻入界内。我明白了,这塑料片是关键,塑料片从哪来呢?我看到了,前方有个排长队的地方,队伍尽头有个销售亭,亭内有个小姐正在忙活着。终于轮到我了,我问到广州站要多少钱,小姐操着广东话说:“5元。”见我发呆,又伸出5个手指,再说一遍广东话“5元!”我赶紧掏出一张10元,从窗口门洞递给她,她从窗口门洞滑推出5个硬币。怎么不是塑料片?我问她,她在玻璃窗里面“呜啦呜啦”的,在我后面的本地老大爷不耐烦了,用广东腔的普通话对我说:“用这个硬币到那边去换票啦。”我明白了,这里仅仅是换硬币的地方。但一转念,不对呀,我给的明明是10元纸币,怎么才换成5元硬币。想跟小姐理论,怎奈已被老大爷挤出队伍,再想想,说不定在换票处会找回余额。其实错了,在电脑购票机前人人平等,我按一下所去的地方,然后投下5个硬币,结果就滚出一个塑料片,没有跳出我所希望的余款,想再观察观察,后面有人催说快点快点。
就这样,我莫名其妙地损失了五大元。一来广州,就没了好心情。
2004/10/14 11:24:42 发表 | 责任编辑:在你面前
本文共有评论 4 篇︱已被阅读过 1052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查看该作者其他文章
向朋友推荐本文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