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事箴言》云:畏能止祸,足能止贪。意为:胆小能防止祸端,知足能防止贪心。
这么说,还是胆小一些好。
人之初,本无知。有谓无知则无畏,无畏则胆大,胆大则妄为。人原本并不胆小,因为是无知的缘故,是后天的教育或经验教训才使人逐渐胆小起来。譬如婴儿,见火苗舞之蹈之觉得好玩伸手便抓,被烫一回后,就不敢再触摸火了,即便是痴呆也亦然。小孩见到医生就哭,因为有被注射器刺痛过的教训;见到药罐子就紧闭双唇,因为有被良药苦过的体验。当然,使人产生胆怯的也不全来自直接的经验,一些则是人为操导的结果。比如小孩半夜哭闹,大人常常这样吓唬:大灰狼来了!如果小孩夜里吵着要上街,大人更要绘声绘色恐吓说:外面有青面獠牙的魔鬼。我自己小时就被大人蒙过,因为身体羸弱,又爱吃鱼籽(即雌鱼肚里的卵),大人说小孩吃鱼籽会失去记忆不会念书,于是我面对香喷喷的鱼籽就不敢吃。后来听医者说,鱼籽乃高蛋白,体弱者吃了不容易消化。这时我才知道这都是大人杜撰的善意的谎言。
现实生活中,也有些人编造些善意的谎言来蒙骗大人。比如说村口的榕树是棵风水树,于是就保护了古木;比如说某某物种是神明,于是保护了生态。(尽管谎言制造者的初衷本非如此,但这并不重要。)这还都是些雕虫小技,很容易被聪明人识破。有文化的则是编戏文写小说,讲述不仁不义、不忠不孝者终遭报应的故事,让人看了不知不觉间胆子小了行为收敛了。我感疑惑的是,在极左思潮泛滥的“文革”时期,怎么还有人公然兜售“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类因果报应的货色,而且在当时还流传颇广畅通无阻,竟然没有哪个“革命者”提出质疑。然而“文革”毕竟是文革,狂热的人们独具慧眼,他们能一眼辨认出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毫不犹豫地把那些经典的“骗人”的货色统统付之一炬,于是一片阳光一片蓝天,人们在享受解除精神枷锁后的清新愉悦,少了顾忌胆子就壮了,于是小子敢造老子的反,“舍下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成了时尚语言。但是善良的人们没能料到,当小人们挣脱了道德的桎梏后,一个个便如同冲出所罗门锡封胆瓶的魔鬼,于是就有了成克杰、胡长青、赖昌星;就有了假烟、假酒、假药;就有了毒枭、蛇头、黑老大;就有了尔诈我虞荒唐无耻。一切皆应了胆大则妄为的老话。
今天我读《六事箴言》中的“畏能止祸”,便马上想到:还是胆小一些好。至于怎样使人胆小一些,答案或许就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