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是虚空的,但有它的博大之处。而我们所涉及到的题材则相对狭窄,感受居多,微风/小草/白云/月光/细雨/勾画出不同的景象;痛苦/哀伤/思念/向往/则寄于景,流于文字,编织出不同的梦。所以,在风格和意境上纤细婉约有余,但缺少了阳刚。
诗者,志之所之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散文,特别是寄情于景亦或太多的感受,则是情凝于声,声成其文可谓之音。
我们所看到的寄情于物,吟诵风花雪月的诗词很多。特别是宋词以婉约为主,然而,李杜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又是何等雄厚何等胸襟。文字是丰富多彩的,对于婉约,我们从美的角度去审视,我们有着共鸣,但是过多的纤细,则显的有些单调和苍白。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是象柳永之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吟唱那晓风残月,还是如苏学士高歌那大江东去?我们难以说清。
根据我们每个人的心态,情趣,所站的角度不同,有着不同的风格和题材。但是,我们应该尽量减少那过多的纤细与过多的雷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