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历来认为凡写仙剑类小说者,都具有超然出尘之想,都对眼前的世界不那么满意,想天马行空地穿行在自己想象的时空中。
凡具有这种情怀者,大多是在现实生活中怀才不遇的人。我可以想象到萧鼎在网吧敲字儿时的情景:脸上汗津津的,手下不停地用他并不很熟悉的拼音敲字,因为速度慢,每次得三个多小时才能写完自己规定的一部分文字。但他的眼睛却一直燃烧着激情,他渐渐融汇到自己想象的时空中,就象张小凡忘我地驭棍飞行在云雾里......
苦则苦矣,乐在其中。
随着张小凡的内秀逐渐开发,最后终于脱颖而出,成了青云四个新秀之一、成了鬼厉、成了三道合一的高手,并拥有了仙女陆雪琪和魔女碧瑶的爱情,在心理上征服了千年妖狐小白,从十六集来看,似乎还赢得了小妹妹小环的芳心......
张小凡的成功满足了作者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满足了在现实中郁郁不得志的读者的审美快感。)创作之乐将创作之苦完全驱散了,更何况《诛仙》得到了网友的褒奖,每天点击率超过200万次,张小凡与萧鼎一起成功了。
文学形象都有着作者的影子,有时候甚至可以说就是作者自己。张小凡从默默无闻到一举成名未尝不是作者目前现实生活的写照。其实岂只是张小凡,张小凡的师傅,那个田不易不也是一个内秀到别人误以为不那么灵光其实却是精华内敛的高人吗?
在田不易、张小凡未成名之时谁会注意到他们?甚至他们也会因为别人的怀疑而不自信。但是“精华欲掩料应难”,书中,终于通过万剑一和烧火棍成就了他们。
其实,烧火棍的被忽视到被重视的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从怀才不遇到春风得意的象征。它看似普通,却凝聚了佛道魔三道的信息,一旦淋漓尽致地得到发挥,便会产生不可思议的威力。
从默默无闻到一举成名,这并不是难写的内容,难写的是在此过程中的种种矛盾,从目前来看主要表现在爱情和正邪观念上。
碧瑶以全身精血凝成的痴情咒救了张小凡,自己却变成植物人,爱以悲剧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一节最为动人。张小凡被感动了,并为了救她四处奔走,这是情之必至,是不得不然。然而,爱情的矛盾于此也产生了,即陆雪琪怎么办?陆雪琪与张小凡二人几次相互舍命相救,而且陆雪琪一直爱着张小凡,而张小凡在灵儿名花有主后对陆雪琪也日渐亲近,这种感情与小凡和碧瑶的感情相比并不逊色,如何处理张陆二人的感情,这是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得好,这段爱情故事能成为经典,否则就是狗尾续貂,令人失望了。《诛仙》的成就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希望作者慎重对待,因为也许这是作者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本书也说不定。不要以为以后还有时间,还会有更好的作品,刘翔能否再跑到12.91谁也不知道。
对于正邪的问题,我觉得目前已经可看出作者的基本想法了。那就是佛、道、魔三道合一,将正邪的在本质上统起来。象征佛道魔合一的烧火棍时而行善而而行恶,但最后一定是有着善良本性的张小凡运用它来做有益于人民的事业了-----我想,只能这么写,否则就是完全悲观主义的写法了,那样不会令广大读者满意的。
其实作者的倾向已很明确,因为他不但意欲使佛道魔三道统一于张小凡一身,还通过兽神的战争和上古灵兽异宝表现出了万法归宗众生平等的思想。
作者安排兽神发动战争的想法可能源于西方科幻故事,不过他却采用了古典方式来表达。人兽大战的这种规模与场面在过去的玄魔作品中似乎没有出现过,相信作者会在青云山一战中淋漓尽致地加以表现,给大家留下一节经典描写。
人兽大战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认识,在他笔下狐变成了美女,兽神变成心灵受过重创的情人,人与兽本质上已无区别。
对上古灵兽与上古异宝的描写其实也表现出了对生命的认识。人能得到仙家之宝,并能运用它们,能驭之飞行,那么人还是人吗?与神仙有什么区别呢?
兽、人、仙在作者笔下似乎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生命存在形式,“生命”被重新定义了,时空被穿透了。这种有趣的想象实在有着无穷的魅力,怪不得许多仙侠小说都会涉及到相似的内容。
作者似乎在画一个太极画,象细胞裂变一样,再分出两仪、四象、八卦、384爻,乃至万象,然后再化合异类,复合为一,以求一个大圆满。
希望《诛仙》有一个圆满的结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