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注册 | 投稿 | 最近更新 | 小说 | 诗歌 | 散文 | 杂文 | 日记 | 论文 | 爱情故事 | 武侠 | 推荐 | 文集
 您的位置>>文学天地>>杂文>>“四化”村干部是时候了
 
“四化”村干部是时候了
  文 / 雨山钟


  雨山钟

  80年代初,小平同志就提出了“干部队伍要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实践证明,干部队伍“四化”为中国干部制度改革走出了一条新路,培养和造就了大批高素质的政治、经济、文化精英,成为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然而在拥有9亿多农民的中国农村,村干部的“四化”建设却严重滞后,尤其在边远的民族贫困地区,村干部配备任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成为阻碍和制约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村干部年龄偏大、任职时间过长;一些村干部六七十岁还没退,任职已三四十年。不少人思想观念陈旧,固守着计划经济那一套不放,倚老卖老,墨守成规。靠的是庞大的家族、家支势力维系,追求的是自己和小集团的利益,缺乏带头致富、走共同富裕之路的胸襟和能力,外姓群众敢怒不敢言。其次是文化知识少,无力推广和普及农业科技;“老祖宗都是这样”成了这类村干部搞粗放农业的托词,更有甚者,竟将脱贫致富寄托在看风水、求神问卜等封建迷信上。三是安于贫穷,不思进取;一些村干部擅长溜须拍马,拉上级领导大旗作虎皮,在群众中作威作福,独断专行,巧立名目加重农民负担,以捞取个人名利和地位,某些上级领导工作不深入,偏听偏信,群众被其折腾得苦不堪言。第四,有的村干部成了旧习惯、旧风俗的代表者、执行者;这些人不顾经济实力,人情往来,婚丧嫁娶等带头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聚敛财物。

  凡此种种,极大地阻碍着民族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思想观念的转变、脱贫致富的步伐。笔者认为,在大力推进农村民主化进程,实行村民自治的同时,应将村干部的“四化”建设列入重要的、关键的、长期的大工程来抓。配备、选拔、任用好村干部,不仅能激活生产力快速发展,也是贫困地区早日摆脱贫穷的关键所在:一要大力选拔任用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担任村社干部,这不仅能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还能极大地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形成尊重知识、相信科学的良好氛围。二是任用农村退伍军人,他们经过部队的培养锻炼,有较好的文化、思想、作风基础,视野较宽,开创精神较强,善于吃苦耐劳,是发展农村经济不可或缺的干将。三是培养任用农村带头发家致富的有为青年,他们商品意识强,头脑灵活,积累了很多致富经验、掌握了不少生财诀窍,容易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让他们任村干部,也是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的理想人选之一。

  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党的富民政策也旨在最终消除贫困地区农民的贫穷落后,以实现共同富裕。“三农”工作已被党和国家列为重点,因此,全力推进村干部的“四化”建设,让能人来领导中国最基层的村级政权,已是执政党必须拿在手上,并制定科学机制抓紧实施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伟大工程。

 
2005/11/5 9:12:34 发表 | 责任编辑:在你面前
本文共有评论 2 篇︱已被阅读过 968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查看该作者其他文章
向朋友推荐本文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