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注册 | 投稿 | 最近更新 | 小说 | 诗歌 | 散文 | 杂文 | 日记 | 论文 | 爱情故事 | 武侠 | 推荐 | 文集
 您的位置>>文学天地>>杂文>>警惕新生一代的奴才
 
警惕新生一代的奴才
  文 / 磐石飞瀑
    新华字典》中对“奴才”一词有两种解释:其一是指旧时受剥削阶级役使的人被迫自称;其二是指甘心供人驱使,帮助作恶的坏人。自从消灭了剥削以后,受人役使并被迫自称奴才的社会现象已成历史,而“甘心供人驱使,帮助作恶的坏人”之类的奴才,我们也大多只能在历史书籍和影视作品中见到。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历史书籍和影视作品中描写的那些奴才虽然离我们远去,但我们的生活中仍然还是有奴才的,他们是继承并发展了那些已成历史的奴才特征之后的新生一代奴才。
    新生一代的奴才混迹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他们大概也知道奴才向来是为大多数人所痛恨的,所以他们很善于伪装,常常将奴才的本来面目和嘴脸隐藏起来,乍一看与常人无异,甚至还一表人才。这一点,他们比老一辈的奴才们要高明多了。
    我们知道,再狡猾的狐狸也会露出尾巴,无论新生一代的奴才们伪装得多么好,他们还是会被人所看清的。因为奴才始终是要按照奴才的人生哲学去处世的,不管他们的表现形式怎样变,奴才的本质还是一脉相承的,也是变不了的。
    拍马溜须是奴才们贯用的传家宝。他们拍马溜须是有目的的,是想有所回报的。新生一代的奴才也不例外,他们不惜糟践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对于能对自己带来好处的人或是自己将要利用的人,连吹带拍,点头哈腰,唯唯喏喏,恨不得跪下喊爹喊娘,似乎浑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向他们的吹捧对象欢呼喝彩,其巴结讨好和出乖卖巧的丑态,活脱脱一个十足的马屁精,把奴才的嘴脸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但目的达到,他们会立刻变脸,再也不认曾被他们拍过马屁的人;经过一翻诡秘的侦察和四下张望之后,他们又会锁定新的目标并故伎重演。这类奴才还算稍好一些的,有些奴才过了河还要拆了桥,恩将仇报,他们连一只偶尔记起主人恩情的哈巴狗都不如。尽管新生一代的奴才令人可笑、令人作呕,但奇怪的是:现在仍然有那么一批喜欢被人拍着马屁而活的人,正是他们为新生一代的奴才们提供了施展“奴才身手”的机遇和空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诱惑很多,奴才们拍马溜须的目的也是冲着这些诱惑而来的。新生一代的奴才决然不会去踏踏实实地干一些事情的,他们抛弃正义和良知,用尽“奴才手段”,投机取巧,狐假虎威,瞒天过海,做表面文章,挖空心思地骗取有关人士的赏识和信任,在一定范围内暂时落得了“好人”、“能人”的名声。于是,他们成了深谙世故人情之道的高手,成了“人才”和“精英”,甚至连缺点几乎都没有了。尽管他们没有什么真实的成绩,甚至还可能是一个十足的庸才,但他们那些龌龊不堪的目的常常却能得意洋洋并出人意料地达到。
    当一个人抛弃了最起码的人格和尊严,极尽巴结讨好之能事,以致于骗取和伪装得让人一时难以说出其缺点的时候,我们要警惕,我们要冷静观察,正确加以分辨,只有看清奴才的嘴脸并识别了他们的目的之后,我们才不致于沉浸在他们居心叵测的虚假吹捧之中并因得意而忘了形,我们就不会忘记做人的良知和道德准则,更不会忘记原则和立场去迎合并满足奴才们谋取一己私利的欲望。如果我们迎合了奴才的吹捧,满足了他们的不当要求,甚至被奴才所左右,那就是助长了俗气、媚气和歪风邪气,就是践踏了正义和良知,也就是丧失了原则和立场。惟有此时,大善才会酿成大恶。
    由此可见:新生一代的奴才仍然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我们能否始终保持警惕并以清醒的头脑识别他们,能否以坚定的立场同他们划清界限并阻止他们得逞,不但是对我们辨别是非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我们人格力量的考验,更是我们在政治上是否成熟、党性是否纯洁的体现。对新生一代奴才能否提高警惕,实际上是对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负责的态度问题。


作 者:白轩毅
作者单位:陕西省麟游县政协
通讯地址:陕西省麟游县政协
2006/3/15 11:40:56 发表 | 责任编辑:在你面前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已被阅读过 606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查看该作者其他文章
向朋友推荐本文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