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八岁的同龄人
为妮妮的《看着那烟花》(哲学随想录)作序
李金
这篇文字读来如同一部相册。一个人思想中吉光片羽的痕迹。朦胧的影像或可幻灭。却幸而那些灵魂中掠过的思想悸动被这个少女哲学探索者撷拾了些残影,不完整却依然精彩的片影。
烟花,绚烂而短暂的华丽。然而,一闪而逝的才是辉煌。瞬间即永恒。
在阅读任何文章时,我总是充满敬佩与感动。但初读完妮妮的文章后,却觉惊羡,心潮澎湃。她的身后是这样浓重的夜,一抹黑暗中的流苏划亮了她对人生的追问。
可能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思考,这样的追问和申斥,在心中,也曾有着万千呐喊似乎在撕裂灵魂。在这样的揪扯中几乎所有人都无力担负此中痛苦,进而选择缄默。在生活和时间的洪流中涤净那些曾经的思考,把它们留给更有力量的人探寻。妮妮,她不是一个很有力量的人,却是一个勇者,她敢于将人们隐匿的思考用铿锵的文字诠释。勇敢,永远是少数人的标志。处在对人生产生最初思考的路站上,她的追问或许犀利,她的思考或许偏激,她的诠释或许不成熟。但,这是一个生命对自己最原始最直接的思考。没有成熟后的小心翼翼和左右为难。用她的棱角向那些永恒的问题叫嚣。指间渗出的华美文字是对一个少女灵魂的解读。其中有不安,有恐惧,有控诉,有理性的分析,也有感性的抨击。不管怎样,她都在竭力向人们展示她灵魂的自由和心中的葱笼。
她不是一个叵测的哲人,不是一个完美的文人,更不是一个狡猾的颠覆者,她只是以一个俗人的身份在孤独中寻求精神的极端自由。看似异类,却是真理的虔诚圣徒。她的文章里的片面,狂妄的定义,歇斯底里的申述,都让人有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破碎的句子,朦胧的字眼都似曾在你我心中浮现。只是在那时,我们亦或没有想过,亦或想过却没有勇气记录下来。请以慈祥的眼光看待里面的思想,她做了我们的不敢做或者做不到的事情。
对人生,命运,情感和现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却都无法完美自己的不完美。这些永恒的问题永远在向我们提问,我们也永远在向它们提问,在这提问和被提问的过程中拨开躯壳认识自我,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自我的哲学理论体系。其实每个人都应该经历这个过程。精神的不断升华,不一定都能羽化成仙,却是人真切活着的需要。
追求自我是在屏除了所有物欲之后的终极追求。妮妮的烟花哲学是她的自我发现和挖掘。唯我的诠释,在人生的氤氲和生死的朦胧中认知世界。略显阴郁的思想,让人略敢恐惧却无法否认。透过阴霾,我们可以看到夜幕中璀璨着智慧的星光。
人类的无知在于以为自己知道,人类的智慧就在于认识自己的无知并寻求无知的答案。至少,妮妮在寻求。她的文章中有他人的智慧叠影,也有自我的智慧探索,但都在她胸中迸撞出绚烂火焰。她在勾勒着自己的哲学幻境,可绝对的幻觉中何尝没有绝对的真实。
应该对所有敢于真实展现自己思想的真猛士给予最热烈的鼓励。
目 录
第一节 看着那烟花………………………………………5页
第二节 幻觉杂感…………………………………………6页
第三节 校园生活手记……………………………………8页
第四节 感性与理性的随笔………………………………11页
第五节 人是怎么疯掉的…………………………………14页
第六节 人的认知世界……………………………………20页
第七节 鸿沟………………………………………………33页
第八节 了解自己…………………………………………47页
第九节 民族精神是非……………………………………53页
第十节 仰视着永恒 …………………………………… 61页
第十一节 五彩缤纷的世界…………………………………71页
第十二节 人性的悲剧………………………………………72页
第十三节 节奏和旋律………………………………………75页
第十四节 有感80后 ………………………………………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