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注册 | 投稿 | 最近更新 | 小说 | 诗歌 | 散文 | 杂文 | 日记 | 论文 | 爱情故事 | 武侠 | 推荐 | 文集
 您的位置>>文学天地>>杂文>>米老鼠爱东北大米:我的一个半童年
 
米老鼠爱东北大米:我的一个半童年
  文 / 白石
    刚刚下班,打开电脑,来到自己的blog空间。键盘轻敲,打出了上面这个标题“米老鼠爱东北大米:我的一个半童年”
  原因是在半小时前下班的路上看到这样一幕:一家三口女儿骑在爸爸的肩上妈妈在旁边拿着新买的小衣服边走边唱“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是美国的米老鼠爱中国的东北大米吧?你家的女儿真好玩,几岁了?”
    如今我也是当爸爸的人,女儿乐乐来年也会这样学说学唱了。可我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天天唱我爱你、你爱我这类的成人化歌曲。真的,这很不适合小孩子,但似乎现代商业社会的流行氛围中早已没了非常适合他们的“童谣儿歌”的地位。
  想想现在的孩子真可怜!他们从小就被社会剥夺了天性的自由,无形中本应该属于他们小小年龄阶段的贪玩、唱歌的权利,也被我们大人或扭曲或彻底剥夺了。做父母的,天天叫自己的孩子要学乖要学会懂事要温顺听大人的话等等,但其实这些不一定会导致好的结果。
  小孩子就是要玩,一定要让她(他)玩好玩够。这是我的不同主张。我小时候家里姊妹兄弟很多,少吃少穿。父母为了在生产队里多劳动多挣工分,很少有时间管教我们。一大家子里都是大的带小的,姐姐带妹妹,哥哥带弟弟的,左邻右舍一大群玩大的。最爱玩“枪战打仗”的游戏,谁都想当“红军“八路”都不想当“汉奸”“日本鬼子”。翻墙上房,爬树掏鸟蛋,可能“坏”事都让小时候的我干绝了。现在小孩子到幸福的过了头,爷爷疼姥姥抱,妈妈给买新衣服爸爸被当马骑的,但大人的爱护反倒成了无形的围墙隔开了本属于孩子的快乐的天空。更甚至还会用自己做大人的喜好强加于或不自觉影响着儿女童稚天真的世界。
  老鼠爱大米,本是首男欢女爱的成人歌曲。小孩子不懂就那么哼哼呀呀跟着大人唱了。有些人会把责任推给社会推给没有好的儿童歌曲这个原因上。诚然,在商业利益唯上的当今,好的童谣儿歌真的凤毛麟角了。近来本就好好的一首《吉祥三宝》还被网络恶搞任意串改成多个成人化版本。但不能因此就抹煞了儿时应有的欢乐记忆。我想大范围咱做父母的一个人力量扭转不过来,我们虽然捂不住小孩子的耳朵和眼睛,起码可以利用儿童的喜好,将其向正确的方向引导。比如“老鼠”你可以引申到美国米老鼠动画片上,在让孩子知道中外有好多好多好玩好看的诸如“米老鼠”“唐老鸭”一样的动画片;“大米”我们天天吃的东西,你可以让其知道东北大米最好吃,因为它活的时间长,从春天小河开化到冬天下雪呢。就像爷爷活的年岁最长,现在在家里最受尊重一样。诸多东西,在孩子的世界里必须用孩子的思维诱导他。不能一味的模仿平日里大人的行为与喜好!
  台湾余光中说:“人的一生有一个半童年,一个在自己小时候,另半个在自己孩子小的时候。错过了自己的童年不要紧,还有第二次机会,那便是自己孩子的童年。"我的小时候的童年是在清苦但却欢乐中度过的,姐姐叫着唱《让我们当起双桨》《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中长大的,唯一的奢侈享受就是天天趴在大大的音匣子收音机旁边听西游记故事和“小喇叭”广播了。 如今时过境迁,女儿成了我的另半个童年,我还会把我童年的所有快乐疏导给我的女儿。让她攒那一文钱不值的废报纸去折花花绿绿的千纸鹤和各种奇形怪状的东西,也会让她趴在东北老家的火炕上任意玩耍一些像抓嘎拉哈、翻绳儿、弹玻璃球之类的满族东北游戏,也可能带她去奶奶的内蒙古有草原的地方看看,学骑马、喝烧酒、吃奶酪。粗野的豪迈和天地之间的自由应该仍属于孩子才对。
  和乐乐妈说,我小时候从来没敢爬上过自己老爸的肩膀,更没那个人甘愿被我当马骑。但除了人,我却几乎骑过家养的所有能骑的动物,牛、马、驴、羊、狗,就连满身天天泥打滚又脏又臭的猪我都没放过。满山沟的跑,幕天席地的睡大觉,跌倒了自己爬起来,疼了出血了揉一揉自己想办法一下子就过去了。乐乐这阵子老是感冒流鼻涕拉肚子就是因为在家里老关着、心疼着、怕走出来磕着碰着的,没到外面锻炼锻炼、骨头不硬朗不结实,就变成现在这个病秧子了! 
  冬天快到了,孩子们玩的天性是不能被东北寒冷的气候所抑制的,相反在大雪芬飞的冬天东北孩子们还能找到南方孩子所不能找到的快乐。滑冰车、打冰尜、跳绳等,这些游戏在东北部分地区照样能看到,没有电脑那样的高科技产品,东北孩子的童年照样精彩。我们东北孩子应该拥有“绿色”的童年,还有更好吃的冰糖葫芦。那红红的、无籽的,还挂着冰碴雪花的东西,便是小孩子玩累了的最高奖赏!
  王朔好像有本小说《看上去很美》,写的是北京四合院城市里小孩子的事情。小孩子的眼光小孩子的感觉真的好。也许,我上面写的这些流水账,对好多人家的孩子不适用,但我们做父母的至少要放开手脚,让他们自己学着去发现,去探索,去适应,去面对,因为,将来的一切毕竟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啊!无论是欢乐还是苦难。
2006/10/24 11:43:14 发表 | 责任编辑:在你面前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已被阅读过 524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查看该作者其他文章
向朋友推荐本文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