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仙是我们在一次事故处理中认识的朋友,她很孤独,离婚八年后仍然独自领着小洁洁,陪伴着年老的妈妈,领着稀少的工资,住在不足六十平米的房内,长得非常一般、常有忧郁挂在脸上,被迫、被动、无奈地工作的人,一次到她们的宾馆投宿,出于对本系统职工的好感,她经经理同意破例为我们免费住宿,同事们都有了好感,出于感谢便邀请她吃宵夜,从不喝酒的她友好并礼貌地接受了一瓶啤酒,在大家消除戒备后,借着酒精的作用,我们认识了坚强、坚韧的性格,老公离婚后没有给过孩子分文的抚养费,在经济上精神上没有任何的帮助和支持,为了不影响上班,也为了孩子健康的成长,她在微薄的工资中抽出大部分把孩子全托,用一种超人的意志,一种常人难以接受的忍耐,把孩子培养成健康、进步、成绩优异的乖女儿,不由大家对她的印象深刻起来,都不由唏嘘概叹,由此形象从她的灵魂里折射出美丽和伟大。
认识后真的好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她,可德仙人穷志坚,从来不奢求别人的施舍,从来没有靠任何人帮助的意识,哪怕旧式的家具、局促的居室、俭朴的服饰、简单的饮食,但到处看到的是整洁、有序和质朴,我不由想到我们在昭通算是很有名气的一个大集团公司,竟然用了一生的付出和奉献,最终连殷实的生活都没有保障,孤儿寡母的相当于在社会底层挣扎的贫民,综观我们做强做大的外强中干的企业,兼并了全市的运输企业,组成了拥有职工3700多人,资产达2.5亿的大公司,竟然没有涨工资,职工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都没有保障,这样的企业还有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里还有生存的空间吗?
看看我们人浮于事、工作拖沓懒散、领导一门心思捞取自己的好处和利益、职工人心涣散、效益低下、分配失公、滥用人事权力等等毫无活力的管理制度,改制被连拖数年,宝贵的时间被官僚的拖沓浪费,打好的精力被消耗殆尽,这样的企业最终的归宿就是死亡。所以德仙和全公司类似的占百分之五十的质朴的职工都被一种体制、一种让人走向恐惧的习惯左右成了木偶,未来的岁月还好长啊,还有孩子、健康、生存、保障等等尖锐的问题还需要政府给个说法,要不,社会的矛盾会酿成暴乱的导火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