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本是一个空虚的概念,空虚的让我觉得无所能容,但又空虚的让我觉的无所不能容。从理性的角度来看,生存是一个较低的标准,但从感性的角度来看,生存却又是一只难以驾驭的猛兽。有人认为活着就是一种存在,人一出生他就顺理成章的“生存”于世上,那怕他只是一具行尸走肉,佝偻于专权的阴影下,在这种情势下,某个性畸形生长,或者说已然丧失了个性,这样的形态也叫生存吗?不!这只能说是一和行将灭亡的“存活”。“生”之为生,是因其积蕴了自然的能量,“存”之为存,是因其占据了他人的意识空间,并拥有了影响他人的意志力。这并非是谈笑间那么轻易的事情。
死亡并不代表精神上的消亡。尼采说:“我要抛弃肉体的重累,而生存于永恒的精神空间。”这亦是生存的哲理所在。黑格尔的辨证法在这里得到完美的体现。脱离了躯壳的魂魄游走于另一个世界,这将是多么奇妙的事情,只是这并非是我们这些未经历过死亡的“生”人所能理解的。生与死之间的间隔只有一点点不称为距离的距离,生亦何欢,死亦何忧,只要生得昭然可见,那么死得也将昭然可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