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注册 | 投稿 | 最近更新 | 小说 | 诗歌 | 散文 | 杂文 | 日记 | 论文 | 爱情故事 | 武侠 | 推荐 | 文集
 您的位置>>文学天地>>杂文>>拈花微笑:从李连杰开始谈少林与功夫
 
拈花微笑:从李连杰开始谈少林与功夫
  文 / 古阳
拈花微笑:从李连杰开始谈少林与功夫

拈花微笑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世尊至多子塔前,命摩诃迦叶分座令坐,以僧伽梨围之。遂告曰:“吾以正法眼藏密付于汝,汝当护持,传付将来。”世尊临入涅槃,文殊大士请佛再转法轮。世尊咄曰:“文殊!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说一字,汝请吾再转法轮,是吾曾转法轮耶?”世尊于涅槃会上,以手摩胸,告众曰:“汝等善观吾紫磨金色之身,瞻仰取足,勿令后悔。若谓吾灭度,非吾弟子。若谓吾不灭度,亦非吾弟子。”时百万亿众,悉皆契悟。 

——《五灯会元》卷一 

    最近风闻李连杰出家,最终李连杰打破沉默,一切都是谣传,不过李连杰说得倒很对:娱乐圈就是修行圈,学佛为让自己更超脱。
    首先从70年代生人和80年代生人的差别谈起,这是朋友们津津乐道的问题,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喃喃自语:出生于七十年代的悲哀和尴尬 》,至今令我不已,其文标榜若干个最后,对于80年出生的我更感悲哀和尴尬。说起来我是80年代生人,可也有过小时候到别人家看电视,死活赖着不肯回家,还好爸妈从来没有因此而打过我。所以70年代人所标榜的“最后”,实在难以令人完全接受。
    从这个问题扯上少林有点牵强。我记得那时候赖在别人家看的是海灯法师。海灯俗名范无病,出身贫寒,少年时习武,青年出家,后云游四方,最后回乡定居,以教徒为生,其绝技:二指禅。虽有人质疑,至今无解。
    虽然身边有习佛悟道的朋友,也曾查过名山,占过浊挂,但禅性于我,如我之人情世故。朋友说我不解风情,诚不欺我。时至今日仍未参透“拈花微笑”,佛说:孺子实在不可教也。
    对少林的最初印象来自那部《少林寺》,之后和李连杰一起长大,见证他的沟沟坎坎,也开始捉摸起少林。真正的少林在我看过的武侠小说里已经被异化了,《倚天屠龙记》中少林鱼龙混杂,容成昆之流匿避,其后为祸武林。《天龙八部》中少林大会萧远山和慕容博的出现也即如此,不过佛家普渡众生,就连鸠摩智最后也终成一代宗师,至于方丈生子则可另案处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的年轻人动不动就佛说,当然这与电影青年动不动就伯格曼、戈达尔不同(这样的大师的作品很多人没看过或是根本没看懂)。虚竹对少林的痴怨被很多武侠爱好者视为败笔,而张三峰师承少林创武当则令人无尽觑嘘。记得一个朋友和我讲:一定要有某种信仰,比如佛,比如道,再比如马列主义,或者对金钱的狂热。他还告诉我,就连少林武功亦出于禅理,只有出“我”方可成大气。“我”的概念是很多人在努力参研的,但真正能突破“我”的并不多。有点像《卧虎藏龙》中说的:“把手握紧,里面什么也没有;把手放开,你得到的是一切 !! ”。虽然在这个世界里,进入天堂不是神话,但更多的凡夫俗子则还在“我”中徘徊,每日沉吟“佛曰……”,我知道他们的无间也和我一样,永远没有尽头。

    少林寺位于河南登封,在中岳嵩山中段,少室山北麓。
    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孝文帝为跋陀而建少林。所以,跋陀亦为少林的开山祖师。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菩提达摩抵少林,始出“面壁”之语,首传禅宗。达摩祖师面壁之时,由于终日面壁静坐,不免筋骨困倦,加上在深山老林,野兽不断侵扰,为了驱倦防兽,健身护寺,研习出一套健身术。这套健身术,后经历代长期演练、综合、充实、提高,逐步形成了一套拳术。共达百余种,武术上总称“少林拳”,此后,少林僧众代代相传。达摩面壁九年而功成,遂传《易筋》、《洗髓》二经。隋末唐初,十三棍僧救秦王有功,在唐王朝的维护下少林寺始得“天下第一名刹”美誉,一时间,高僧云集,文人流连。“十三棍僧救秦王”亦是《少林寺》的主
要情节。在少林寺绘有壁画,证实确有其事。当时(公元620年),李世民被王世充的兵马围困洛阳,少林寺的十三个武功高强的僧人,连夜救驾,因此传为佳话。少林寺也是从此招起了僧兵,练武之风大兴。

    根据史料记载,第一部和少林有关的电影是1963年的《火烧少林寺》,影片在少林寺实地拍摄。我们很多人都对火烧少林略有一二了解,然真正挖掘者却不多。史上究竟存在火烧少林也众说纷纭,前因后果也各执一词。在电影中,马宁儿引兵火烧少林的时间、地点、因果不尽相同,马宁儿的出身也无定论,但为了渲染气氛,大多将他定位为少林叛徒。郭南宏的《火烧少林寺》主要表述的是,清时,雍正围剿反清势力,少林寺更是头号目标。少林寺僧人死守少林,引致火烧少林,死伤无数,余下106个弟子,决定闯皇宫,杀雍正……,马宁儿为泄私愤引兵火烧少林之后,按照通用说法,最后生还者只有五人,亦即所谓“少林五祖”。1974年张彻执导的《少林五祖》对此有详尽概述。只是方世玉、胡惠乾、洪熙官、陆阿采、三德和尚的称谓不同史实而已,却从此打开方世玉、洪熙官的神话。张彻同年创作的《方世玉与洪熙官》则成了真正影响以致开始滥拍少林题材的影片。刘家良在这部影片里有了更多发挥的空间,为他日后导演一系列的少林武术片奠下了基础。《方世玉与洪熙官》所展现出来都是实打实的真功夫,首次挑大梁的傅声从此成为香港电影中不可取代的“功夫小子”。同是1974年,侯铮执导的《少林和尚》则情节俗套,制作水准也相当平凡,远不及洪金宝与关德兴主演的《黄飞鸿少林拳》。
    1975年吴宇森集洪金宝、成龙、元彪三兄弟首次共同演出的《少林门》则在少林功夫片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那时,洪金宝已稍有名气,大哥只是一个无名小卒,字幕写的是“特別介绍:陈元龙”,元彪也仅仅是以武师的身份演出了几个镜头。《少林门》以反清复明为故事,进一步维持了少林寺作为中国的武术泰斗的位置。
    1976年,张彻启用傅声、狄龙、姜大卫、王龙威等创作了《少林寺》。《少林寺》表现出了危难下人性挣扎的林林总总,忠贞与丑陋的张扬令观众随着一起爱憎分明。《少林寺》最大的成功在于,张彻在影片中创造了硬桥硬马的对打风格,少林招式拳拳到肉,拍出真实感。片中更有裂衣赤膊,盘肠大战等被后人称为暴力美学的经典。片中最奇特是“少林十八铜人”的阵式,半机械半人身的打法,耳目一新。而少林的十八铜人阵在郭南宏《少林寺十八铜人》以及《雍正大破十八铜人》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现,郭南宏找了十八名武师,全身漆成金色扮演铜人,强调机关布阵的设计,从而使影片成为“机械化”的少林片。而另一部表现少林的《少林木人巷》则正式
带动了成龙的发展。及到《少林三十六房》,少林功夫片进入了它的阳光时期。由武术指导升任为导演的刘家良,把武术与电影情节合为一体,受到广泛欢迎。刘家良认为,真正的武德是个人修为的提升。所以整部影片的精髓就表现在练武的全过程,这也是全片最具创新意识的部分。
    张三丰师出少林的典故在《倚天屠龙记》中有详尽介绍,很多的影视作品中也有涉猎。1978年的《少林与武当》淡化了武当与少林的渊源,张彻更为看重的是两派功夫的对打。而在《南少林与北少林》中,张彻更加强化了“天下功夫出少林”这一宗旨。而刘家辉1981年的《少林与武当》尽管有陈玉莲和郑少秋也没能挽救颓败的尴尬。 
    到张鑫炎的《少林寺》,少林达到了某种极致,张鑫炎邀李连杰等大耍南北各路武术,《少林寺》打破了香港功夫片中皆打“南拳”的局面,开创了大陆电影的武打片新时代,李连杰开始走红,中国开始大兴习武之风,对少林推崇有嘉。1983年,继《少林寺》后,张鑫炎再拍《少林小子》,并邀请黄秋燕等一批武林新秀加入。影片以轻松活泼见长,龙家八个儿子与鲍家八个女儿的设置倒也风趣。
    1984年的《少林童子功》的故事很精彩。复仇、纷争、暗习武功,大是大非之间,少林历尽劫难。木棉袈裟是少林达摩祖师遗世的圣物,历代相传,成为少林的信物。1985年的《木棉袈裟》的剧情主要讲述罗汉堂弟子慧能保护“木棉袈裟”的艰辛,最后成为一代宗师,接任少林寺第28代主持。   
    李连杰主演《少林寺》一举成名后在观从心中树立了正直、勇敢的武僧形象,1986年《南北少林》是他饰演武僧的又一力作。除了精彩的武打,更交待了所谓“南、北”的诸班细节。1994年的《新少林五祖》更以其亦庄亦邪的手法称为武侠经典。刘镇伟的《花旗少林》加入了特异功能,叶天行的《少林活宝贝》则动用小孩子走轻松路线,至此,少林的现代情结举幡而宣。1996年由元彪、释小龙主演的《龙在少林》就把少林弟子派下山寻找佛缘,四大皆空,不怒不颠的教条似乎也已经被淡化了。
    2001年的《少林足球》则达到了一个新的极致,周星驰与足球在少林的掩护下十足地大玩了一把,周星驰的荣誉也接踵而至……
    这几年电影业飞速发展,而少林狂潮在电影中似乎已经引退,不过不知为什么,对少林情结始终没有淡漠,记得高中时每期必买的《少林》,照葫芦画瓢的自我修行,后来,我把这些书都送给一个武校的笔友,高中毕业后一直没有他的消息。

最后的教诲

在萨罗国的娑罗树林,佛对他的弟子,作了最后一次教诲。佛说—— 
要自己度自己,不要依靠其他。要为自己作照明,要以我的教义作照明,不要依其他外道教义。
  想一想,我们的形躯,它们都污秽不净。想一想,我们的生命,是如此的短暂。想一想,世上一切都是无常。只要依循我的教诲,你们都会解脱。我的教诲值得你们永远记取,它们是永恒的财富,如果依循我的教诲,你们永远快乐。
  我的教诲要点是:你们要降服自己的心,要远离贪欲。要使自己行于正轨,要使自己的心清净,要使自己忠诚。你们要记住:形躯生命是短暂的。如果能够这样想,你们便可以远离贪欲、烦恼,你们可以远离不善。
  当你们发现自己被贪欲引诱的时候,你们一定要自己降服自己。你们要做自己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贪欲之魔,经常在寻找机会欺骗你们的心。如果有一条毒蛇,住在你的屋子里,你想得到安宁,你必须首先把它驱逐出去。你必须驱逐你生命里的贪欲毒蛇,你必须善自护持你的心。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牲。心悟成佛。心迷成魔。所以你们必须降服自己的心,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你们要依循我的教诲,不要彼此争辩,要互相敬重,你们不要像水和油,彼此排斥,你们要像水和乳,互相交融。
  你们要在一起学习,一起研究。你们要在一起共同修行。你们不要把精力和时间,虚耗在那些怠惰的生活和无益的争论中。你们要以悟道的花朵和果实为乐,这是法乐。
我的一切教诲,都是由我亲证而来。你们要好好地依循它,在任何情形下,都要依循它的精神而行。如果你们疏忽了它,即使站在我身边,也看不见我。如果你们依循我的教诲,即使远离我,实际上就在我的身边。
  我的弟子们,我最后的时候已经来到,我们分别在即。不要悲泣,生命本来就是无常,没有人能避免。我也一样。我的形躯生命就要消逝,它像一辆腐朽的车辆总要毁坏。
  不要作无益的悲泣,要记住生命是短暂的,是无常。你们要由此证悟“空”理,由“无常”证悟“真常”。
  我的弟子们,你们不要忘记,死亡只是形躯生命的消逝。形躯生命由父母而来,由粮食而养育。它们不能避免老病和死亡。但我的真正生命是法身,不是形躯。形躯会消逝,但真常的法身却永恒,不生不灭。见到形躯的我,你们未见佛。依循我的教诲,即是见佛。
  在我入灭之后,我的教诲就是你们的老师。依循我的教诲而行,你们一定会见到我。
  在最近的四十五年来,我已把所有的一切,全部教给了你们。我的教诲没有秘密,没有隐藏,一点一滴地、全部地、公开地、清楚地教给了你们。我亲爱的弟子们,我的教诲至此结束,在短时间内,我就要入涅槃。以上就是我对你们的最后教诲。
2004/3/22 17:34:47 发表 | 责任编辑:在你面前
本文共有评论 2 篇︱已被阅读过 1067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查看该作者其他文章
向朋友推荐本文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